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番外篇女相(为盟主阿喀琉斯003加更)  (第4/4页)
br>    随着这一系列的问题,已有官员捧出一份份情报。    而李瑕已走到了沙盘的东面,道:“现在,便当朕是北条时宗。”    这一瞬间,忽必烈有些失神。    这是久违的,他再一次与李瑕交手的机会。    虽然只是在沙盘上推演,但他难得有片刻可以重新做回蒙元皇帝忽必烈。    “臣斗胆。”    忽必烈上前,狭窄的眼睛微微一眯,拿起一枚船只形状的兵棋便往高丽海岸摆上去。    “造船的同时,我会再派使者出海,迷惑东瀛……”    ~~    一场推演结束。    忽必烈退出大殿之前盯着沙盘又看了良久,最后道:“臣是败给了陛下,而非倭人。”    李瑕沉默了片刻才给了回答。    “不错。”    “臣告退。”    待忽必烈离开,郝经开口道:“陛下,东瀛拒绝向蒙元朝贡,想必是因不承认蒙元是中国之主。如今陛下遣使抚谕,想必东瀛会称臣。”    “郝卿曾说过‘能行中国之道,则中国之主也’,如今竟有这般言论?”    郝经微微苦笑,行礼道:“王朝有盛有衰,有圣主也有庸主,时情有好的选择,也有无奈的选择。”    “好吧,不为难郝卿。”李瑕遂笑了笑,“但朕不认为东瀛会称臣。”    殿中立即便有几个臣子不信,问道:“弹丸小国,也敢如此?”    严云云道:“臣在泉州,与不少东瀛商人打过交道,方才包大卿有一点没有说错,倭人‘执迷固闭’。故而,臣以为东瀛之所以拒绝朝贡,并非因为盛唐时对中国的仰慕而不承认蒙元,乃是因为狂傲。”    赵良弼不由颔首。    严云云继续道:“早在黄巢叛乱之际,东瀛遣唐使便以‘大唐凋敝’为由,废止遣唐,以其‘国风文化’为傲。由此开始,东瀛便主动断绝了与中原的往来,仅剩贸易与佛学往来,故而谓之‘固闭’。”    不少臣子纷纷摇头,因不太相信就一个弹丸岛国有如此傲慢。    “数十年来,东瀛北条氏逐渐掌权,压制了其京都朝廷的权力,称为镰仓幕府,可以说是武人当权。试问诸公,一个武人当权的狂妄之国,怎可能轻易向人称臣?”    严云云说罢,向李瑕一行礼,道:“陛下,臣也认为,东瀛难以善言开谕,唯有讨之!”    这是她第一次在朝堂上主动提出她的政见。    要当宰相,她必须表明她的政治主张。    而旁人要阻止她当这个宰相也很简单,只要拭目以待,等着她判断失误也就够了。    这是建统十六年九月。    而到了十一月,朝廷有一份新的邸报传到了来州……    “女相?”    “是,史相公已迁为左相,陛下任命严相公为右相。”    “右相。”李昭成不由喃喃道:“还真让她做成了,羞煞我辈男儿。”    “还有一事。”    “什么?”    “朝廷派往东瀛的使者抵达对马岛之后,倭人拒绝使者入境,双方发生了冲突。右相甫一上任,便请征东瀛。”    李昭成根本不加思索,只转头看了一眼远处的海港,吩咐随从道:“笔墨伺候,我要写奏书。”    倒不是因为是旧相识的政见他便极力赞同,而是他在来州多年,为的本就是支持水师。    数日之后,来自来州的奏章递入北平宫城,其后,来自开城、江华岛、太仓港、福州、泉州、广州、琉求,以及沿海诸州县的奏书与它摆在了一起。    它们全都是一个内容——请征东瀛。    有许多看不起严云云出身的朝臣此时才勐然惊觉,这个女相能走到今日的位置不是偶然。    不说她最早追随天子的十余年,仅在开国后的十年间,她已经把以海谋利的臣民拧成一股强大的力量。    “我朝终是出了个女宰相,还有如此手腕。”    朝臣中再次有人感慨道:“时代变了啊。”    “变得太快了……”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