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十二、区间 (第1/3页)
十二、区间
明仑在北离远郊的西北。立德在北离近海的东南。张远霁与江离约在立德附近,餐厅比邻金错河。北境若干水系中,金错河是最南一支。北离城即是依托它的入海口与北境往南的古渡口而建立起。那渡口便是练浦。金错河之所以叫做金错,据考证,乃由于古代它流经更上游的碧蒿原时,在夕阳下观之如碎金。现代,练浦的金错河已是大城市普通的江。天空明亮。河边有公园、步道、骑行专用道,染上轻松自然的休闲气氛。 这里是居民区。离立德所在的摩天大楼区有距离。解存租房在附近。他与张远霁从不同睡。但张远霁不时从明仑的宿舍来这里,换生活与心境。 解存应当在自习或者做项目或者做作业。他在立德读书,从历史短暂转行到计算机与统计,再预备转行回某种社会科学的计量方向。他与江离已经见过许多次。张远霁与江离选了一家她们都没去过的洋食,各点一份不同的海鲜洋面。 洋面是容易在家里做的菜。从许多年前,江离就为避免餐后困倦而少食作为南方主流碳水的白米,苏文绮也类似。陈宇评价,江离做洋面的水平媲美餐厅。事实上,这可能只是由于江离的家人有将任何食材加热得过熟的惯性,而江离会控制火候、不把面煮软。 端上来的两盆面,超出预期地大份。一瞥周围,发现有食客在给他们的面打包。江离与张远霁尝了彼此的汤底。江离的淡,张远霁的是番茄。她们都满意自己的选择。贝类、鱿鱼与虾很够分量,胡椒稍浓的汤底极鲜美,点缀着碎蒜与粗切的香草末。 张远霁是博士生,有津贴。江离被清和所发了钱,亦不缺生活费。否则,江离可能会选择在约溢价过高的菜系时自己烹饪。像上次,她买了甜菜与酒腌的鲱鱼,带到解存家制作了红菜汤与鲱鱼沙拉。 江离与张远霁交流彼此近期的工作与感想。然后,江离开始就明仑提问。 苏文绮与江离的目标,是把江离送进明仑的招生考试轮。一旦过了初选进入考试轮,申请者需要面对的除了面试,就只有一系列在明仑现场的、为期几周末的、弥封的笔试。这组笔试,明仑准备在相应专业拿荣誉学位的本科生也必须考,但他们与研究生申请者的评分标准与及格线皆不同。苏文绮向明仑的学生买到了他们私下贩售的不保真的真题。江离刷这些也刷公开的例题。经济学的部分还好。然而数学的部分,与任何一套流出的真题相比,例题都花样少得仿佛在诈骗。 幸而,对江离申请的项目,数学部分仅有及格与不及格之分,且及格的依据是绝对分数而非排名。江离还会把题喂进电脑,让无尘与灵言给她找类似的。不过,只要题目稍微偏离典型,大语言模型的解答就经常有错。 初选所依据的,是本科成绩、推荐信、研究计划书与其他补充材料。为国际化与吸引国际学生,明仑的经济学项目仅接收埃杰洛语的研究计划书,招生考试亦仅用埃杰洛语。这在帝国是独一份。包括鹿鸣馆在内的其他学校,皆是徵语与埃杰洛语并行。江离的学术背景与推荐信强度,未必能及上鹿鸣馆申请者中的顶配。不过,在国际标准埃杰洛语测试中,江离一直接近满分──她考过三次,分数皆相同,最后一次的成绩离过期还有很久。 赫遐迩将给江离写一封推荐信。她们的研究,尽管不难,但依托工作量堆积出了些许有价值的成果。全过程里,江离熟悉起科研常识,这不是她一个人通过纸上谈兵所能学到。苏文绮与江离衡量过,另一封推荐信是该找曾经熟悉江离的、希兰的教授,还是找不熟悉江离却咖位更大的人──后者可以评价“安提戈涅”。 对“安提戈涅”,江离现今的态度很矛盾。一方面,她重新适应学术界,又是旁听赫遐迩主讲的研讨课,又是去立德举办的经济学会议。尽管,几年前,江离从最初就努力使“安提戈涅”展现不业余的立场与思维方式,但,“安提戈涅”的学术向来不那样正统──因为,倘若做纯粹的经济学,市面上有大把比江离有资历的人写随笔写得比江离好,何况,此赛道不及江离选择的、偏社会议题的赛道容易吸引有黏性的流量。换言之,在被江离暂时当作目标的学界,“安提戈涅”跨学科、浅显、仿佛游戏──总之,很有些不伦不类。然而,至少在此次申请中,它是江离自我营销的重点。 “你说,你的一个推荐者是立德系主任、清和所研究员。另一个推荐者是鹿鸣馆的──”张远霁在手机上搜索出另一位的简历。术业有专攻,张远霁未听说过此人,也无从对其评价。但乍一看,就推荐者的名望论,江离远超过明仑申请者的平均水准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