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(历史同人)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第146节  (第3/3页)
因为朱元璋废中书省、丞相制,设立内阁等制度, 君主权力得到了空前加强。而且朱元璋为了防外戚, 除了一部分儿女与开国功臣联姻外, 其他都是与中低级官员和平民百姓家通婚。    明仁宗之后,因为永乐年间几位驸马参与到仁宗、汉王和赵王的夺储之争中,使得皇帝对驸马这一外戚充满戒心, 开始刻意削弱。    此后,公主选婿开始在平民或者低级官吏中选取,选择标准也开始以年龄、相貌为第一首选。    听着是很不错。    但其实不然,因为即便是低嫁,公主在婚姻中还是没有主导权。因为她没有权力,甚至连合离再嫁的权力也没有。    公主就算嫁入普通人家,也还是要孝顺公婆,驸马死之后,公主要为驸马守节。    但公主死后,驸马可以纳小妾。还有驸马四十无子也是可以纳小妾的。    当然就算不能纳妾,也不耽误驸马有通房丫头、外室。    毕竟明朝公主没权力,皇权也不把公主算在内,她们婚后的生活过得如何自然也不会有人在意。    这样的情况下,太监和嬷嬷能爬到公主头上为非作歹也不奇怪。    这是中后期明朝公主的婚嫁情况,前期的公主大多还是嫁给了功臣之家。比如朱棣的五个女儿都嫁给了功臣之家。    光是宋家就嫁了两。    至于过得幸不幸福就不知道了,反正安成公主嫁给宋琥时,宋琥已经有妻有子,宋琥是休妻娶的安成公主;    而咸宁公主因为宋瑛长得丑不愿意嫁,是朱棣坚持要将女儿嫁到宋家,还说一句很有名的话“才足矣,何貌为!”    很难想象这样两段婚姻最后是怎么圆满的。    史书上写着两位公主婚后都过得不错,和驸马感情也很好。    咱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好,反正小说里并不美好。】    永乐时期    朱棣看向朱高炽,好啊,原来你才是那个规定将公主嫁给平民百姓的始作俑者。    朱高炽:“……”    冤枉啊,他不是才在位一年不到吗?哪能干这些,肯定不是他干的。    后宫    还没出嫁的安成公主花容失色,十四岁的小姑娘,正是知好色,慕少艾的年纪,谁会喜欢一个有家世的男人,更何况那个男人还比她大了不少。    安成公主心里暗暗道,她才不要听父皇的嫁这种人。    咸宁公主安抚地拍了拍安成公主的手,“三姐。”    “小妹。”同病相怜的姐妹两人抱头痛哭。    洪武时期    朱元璋皱了皱眉,天幕虽然没有直接骂他,但他能感觉到天幕就是在骂他。    自古以来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,儿女的婚姻大事本来就是由他这个父亲做主,他哪里做错了?    再说了,嫁鸡随鸡,嫁狗随狗,怎么能因为所谓的不合就合离?    哪对夫妻没点小矛盾?夫妻打架向来是床头打床尾和,都这么过来的,怎么能因为位高权重就改变?    知不知道好女不嫁二夫!    唐太宗时期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