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42、月亮与六便士  (第2/2页)
  “我会坚定我的想法。”那位同学说,一次考不上就二战,我会战到最后。    谈唱,“恭喜你找到自己的方向,但是我提醒你。能够上岸的人本来离岸边就不远。”    有人举手说,“谈老师,你刚才说的第二点我想和你讨论。”    “请。”    “我理想中的雇主是愿意为社会培养人才,接纳应届生且有包容心。你刚才说组织也需要更新代谢,那么应届生就是最新鲜的血液。”    “所以你想说什么?”    “我们从这样top的学校毕业,不能妥协于与专业不对口的岗位,也不能接受近乎侮辱性的薪水。我找工作的目标是找到一个愿意培养我的企业,我也会在其中不断学习成长。”    “很好的问题。”谈唱说,“如果你现在是一家千人规模民营上市公司老板,你会雇佣你自己么?”    “会。”    “薪水年包多少?”    那个同学说了个大家哇哇叫起来的数字。    “在每一年的校招里,你会给应届生几个名额,有这样的薪酬福利?”    那个人开始不说话。    “公司雇佣一个员工,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,而不是为了这个候选人过去的学时所付费。博士一定比本科生贵么?不,只有他能解决的问题多,他才更值钱。”谈唱说,“企业的一大社会职责就是培养新人,这没错。但是既要又要还要就不切实际了。能够大规模为应届生提供就业岗位的单位,往往缓冲能力强,选择多,并不会给到应届生这么高的价钱。而能够开出高价码的企业,是对候选人的能力给予了厚望。”    “又要企业培养,又要高薪。”谈唱笑了,没说下去。    “谈老师你是HR所以总帮着招聘方说话。”    “事实上再过四个月,我失业就满一年了。”    “是不是因为你不能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,所以被炒了?”那人找到缝隙故意反问谈唱。    谈唱说,“如果有一个更便宜的人能解决问题,或者所有的问题都已经被解决了,那么岗位需求自然就会消失。这就是我被裁员的原因。”    她说,“说来惭愧,我已经很久没参与校招一线。据我浅薄的理解,无论是应届还是往届就业,本质是一种劳动力交换与买卖。各位同学仔细盘一盘你热爱的和擅长的领域交集是什么,这就是你最有优势的赛道。”    “无论多高的学历多好的学校,应届生意味着零经验。企业为应届生买单,就是在为其潜力买单。高学历和名校价格高,是因为企业默认这些人的潜力大,可培养性高。”    闻听举手打断,“谈老师您太功利了。你说了这么多,不过就是钱与人的关系。”    谈唱说,你叫什么。    “我叫闻听。”    “闻听同学,人人都爱月亮,可是我们要先有六便士。”    “在择业时我们一定要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二选一么?”闻听说,月亮和六便士可以同时获得。    谈唱看着闻听,整个教室里,他们距离最近。    可是闻听觉得那距离又好远。谈唱真正像是一位资深的职场人,一位大jiejie,一位睿智的老师那样看着他。    “不,闻听,我们讨论的是被尊重。”谈唱起身,“不是完全的理想主义,也不是绝对的现实主义。我们找工作是要寻求工作带给自身的价值,在职场上获得尊重与认可。只要你觉得你是被重视的,任何工作都是好工作。”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    康德说,所谓自由,不是随心所欲,而是自我主宰。    今天看到一段话,和大家干一杯鸡汤:旷野和轨道不是非此即彼,只要心是自由的,哪里都是旷野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